为加快推进百万亩道地蒙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项目的实施,保护和发展蒙中药材濒危品种,激发种植企业和药农的积极性,促进蒙中药学专家学者同种植企业的对接和交流,引领和促进自治区蒙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7月18日上午,由内蒙古医药商会、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内蒙古天创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内蒙古百万亩道地蒙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黄芪种植示范区现场会”在呼和浩特市举行。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相关部门领导、自治区工商联领导、内蒙古医药商会领导,包头市政府以及达茂旗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全国蒙中药材知名专家,全国50多家中医药企业领导、代表,全区道地蒙中药材种植企业领导、代表等共计20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内蒙古医药商会会长王岩山在讲话中指出,百万亩蒙中道地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濒危野生及大宗特色蒙药材中药材资源;有利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医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提升集约化发展水平,把农牧民从传统的种植经济模式转向具有高附加值的蒙中药材种植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提高蒙中药材生产组织化水平,把过去松散型的蒙中药材种植形式组织联合起来,实施蒙中药材从分散生产向组织化生产转变,努力把蒙中医药产业打造成为自治区支柱产业;有利于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有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措施,带动贫困地区农牧民转型发展,达到精准脱贫和全区农牧民创收致富。这次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组织走进内蒙古同我区蒙中药材种植企业对接合作,必将吸引全国各中药材企业同内蒙古的紧密合作,进一步调动全区各种植企业和药农的积极性,把内蒙古蒙中道地药材种植打造成全国最大的蒙中药材集散地。
为把蒙中医药产业打造成为自治区支柱产业,王岩山在讲话中明确表示,今年力争在全区蒙中道地药材示范种植基地达到35万亩至40万亩,加快呼和浩特、呼伦贝尔、兴安盟、通辽、赤峰、锡林郭勒盟等地区蒙古黄芪、黄芩、防风、赤芍、桔梗、麻黄、北沙参、知母、北苍术、金莲花等蒙中道地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发挥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阿拉善盟等地区甘草、沙棘、枸杞、苁蓉、锁阳、苦豆子、银柴胡等特色资源种植优势,打造西部蒙中药材生产及滋补保健为特色的产业带,特别是在呼、包与乌兰察布打造蒙芪种植基地。我商会将联合内蒙古天创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中西部地区多家企业、公司、合作社、科研院所和药农共同参与形成种、产、供、销、研相结合完善的产业链条。同时我们也要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引进区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创办蒙中药材饮片加工厂,计划在我区建立5个蒙中药材饮片加工厂,支持和鼓励蒙中药材种植企业将蒙中道地药材就地深加工转化为蒙中成药、中药饮片、功能食品、保健食品等,提高蒙中药材资源附加值。
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黄芪资源调查与栽培生产”、“黄芪药材质量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开发与质控”等主题进行了学术研究和生产技术交流,展现了多样化的学术观点与学术思想,也展现了蒙中道地药材种植技术与社会领域研究的新成果。
据了解,内蒙古天创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专注于北方道地药材科研种植。目前在内蒙古达茂旗和乌兰察布市分别设有蒙中药材种植基地,同时与广药集团、长白山集团、方敏集团达成长期中药材供需合作关系。公司于2015年正式加入内蒙古医药商会,同时承接了由内蒙古医药商会打造的百万亩道地蒙中药材种植项目的中部区和东部区进行引领和示范种植。目前天创药业首先在包头市达茂旗打造6万亩优质黄芪核心区作为示范基地,现在该项目的一期工程已经建设完毕,投资3000万元,育种、育苗、栽培优质蒙古黄芪10000亩,带动农户种植1000亩,配套建成加工、仓储、办公场地8000平方米,预计实现年产值6000万元。六万亩黄芪基地一旦建设完成,将成为推动百万亩道地蒙中药材种植的示范基地和建设我区产业扶贫的示范基地,并且很好的解决与内蒙古地区的传统马铃薯、向日葵等常规作物的倒茬轮作,经过测算,预计百万亩中药材基地建成后,自治区境内边远贫困地区部分农牧民可以实现精准脱贫。
(赵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