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头条网
头条/文章内容
“笔墨春江情 两岸一家亲”写生采风活动启动
原创
作者:葛建纲 信息来源:北方头条网
2019-10-08
14137

日前,来自海峡两岸和加拿大的书画艺术家20余人,沿着黄公望先生“富春山居图” 的引导,走进富春江,开启了为期一周的富春江流域写生采风活动。

“笔墨春江情 两岸一家亲”写生采风活动启动

图为两岸三地书画家见面交流会

本次写生采风活动拉开了“笔墨春江情 两岸一家亲”大型公益文化项目的序幕,为参展艺术家提供了一个零距离认识富春江、融入富春江的良好机会。

“笔墨春江情 两岸一家亲”写生采风活动启动

图为郭杭建代表主办方介绍活动项目

该项目由"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委员会"主办,相关活动由旅加华人艺术家郭杭建先生担任总体策划,作为国家一级美术师,郭杭建先生长期从事书画创作和跨国界文化交流活动。

富春江,地处“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的中段,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实景地。《富春山居图》始画于1347年,历时3年完成,其为纸本水墨画,宽33厘米,长636.9厘米。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南朝梁诗人吴均在《与朱元思书》有云:“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书画家们首先来到富阳黄公望隐居地追踪寻源,黄公望隐居地由黄公望风情小镇、黄公望纪念馆、黄公望结庐处等组成,深厚的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交相辉映。画家们在这里流连忘返,回望黄公望长期隐居、精心创作《富春山居图》的心路历程,触景生情、感慨良多。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这是清代诗人刘嗣绾对桐庐富春江山水的赞美。

“笔墨春江情 两岸一家亲”写生采风活动启动

图为书画家们齐聚严子陵钓台

作为重点写生采风的首选,书画家们先后到达了桐庐县境内的桐君山、富春江小三峡、严子陵钓台、及黄公望《大岭图》实景地等进行采风写生活动。

“笔墨春江情 两岸一家亲”写生采风活动启动

图为《富春山居新图》

“我们不是临摹和重复古人的画作,而是重新创作。”郭杭建说,“我们秉承的宗旨是‘不薄今,敬古人’。”

虽然画作名称比《富春山居图》仅仅多出一个“新”字,但无论创意还是内容,两幅画都有着很大差异。

“《富春山居新图》重点突出一个‘居’字,着力体现当今生活气息,无论千岛湖上的风光,还是富阳县城景象,大都经过了画家们的实地考察,创作主旨意在写实。”郭杭建说,“不求每一笔都有出处,但求所有重要景点一律有来自现实的充分依据,甚至可以按图索骥。”

山涧瀑布与参天古木相伴,群山中江边的云雾里隐约可现严子陵钓鱼台。画卷中既有再现厚重历史的遗迹,又对富春江新码头进行了描绘,让人对新富春江的美好未来充满遐想。

继富阳、桐庐之后,写生采风团还将走进浦江、兰溪、东阳等富春江上游县市进行采风写生,以丰富富春江流域大范围内人文景观的认识。

“笔墨春江情 两岸一家亲”写生采风活动启动

图为画家正在桐庐速写

画家们每到一地,或展开速写,或按下快门,大家以多种方式记录下了这些“天下独绝”的富春山水美景,为日后围绕《富春山居新图》系列作品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笔墨春江情 两岸一家亲”写生采风活动启动

图为两岸三地书画家艺术创作笔会

据了解,“笔墨春江情 两岸一家亲”大型公益文化项目计划分为几个阶段逐步实施,拟特别邀请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中国美院、中央美院、西冷印社等艺术机构具有代表意义的著名书画家以及台湾方面具有一定艺术成就的著名书画艺术家适时参与项目全程活动。

(葛建纲)




北方头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北方头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方头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方头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方头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邮箱:邮箱:bftoutiao@163.com
      
备案号:蒙ICP备16002357号-4 | 投稿邮箱:bftoutiao@163.com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属北方头条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首页 | 头条 | 蒙商 | 旅游 | 生态 | 科技 | 教育 | 财经 | 健康 | 美食 | 名企 |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北方头条网
公安网备案: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7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