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头条网
头条/文章内容
一年花家里几十万的留学生,都在干什么?
原创
文/瞬儿哥 信息来源:北方头条网
2019-10-17
11156

        曾经有一个小学弟小心翼翼地问过我,“你们在国外,是不是都抽大麻,吸笑气,一晚上豪赌几十万啊?”


        我点燃一根烟,深吸一口,才开口问道,“这些你都是从哪儿看到的?”

        他:“XX新闻的评论区。”

        我点头,“我猜也是。飞叶子赌博只是我们日常的一部分,看见我的车钥匙了没,七辆,七种颜色,根据衣服搭配车开。”感受到学弟羡慕的眼神以后,我继续说,“我蹦迪的时候,女伴都是肤白貌美的大长腿,那张脸不比明星差。而且声音那个苏哟,能把你骨头叫软了。”

        学弟:“天啊,那这一个月得花多少钱啊。”

        我:“看爹妈有多少钱呗,反正不给我我就闹,最终他们都会给的。”学弟边听边点头,一副学到了的样子。但是过了一会儿他又有点担忧的问道,“那毕业了怎么办?怎么和家长交代学校的事儿?”

        我:“毕业?我早就没上学了。现在是用旅游签苟在美国,再不济就去墨西哥刷身份。快回国时就买个假文凭糊弄下家长就行了。”

        学弟哑口无言,一脸不可置信状。末了,我问他是不是没什么想问的了,他点点头。

        于是,我亮出了我的雷神之锤,


        对着他一顿爆锤,“什么玩意儿还每天抽大麻吸笑气,我不上课的吗,不写paper的吗?不睡觉的吗?XX新闻的评论区也能信?那里的人人均认识邓小平。还七辆跑车七种颜色,葫芦娃吗一棵藤上七朵花,救一次爷爷送一个人头?


        还泡网红小明星,一个死宅哪里会有女朋友。在国内是死宅,出国了不过是有点钱的死宅,难不成出国了就想有网红女朋友?那你睡吧,梦里啥都有。“


        学弟被锤懵了,胆怯地小声道,“我以为你说的这么有鼻子有眼的都是真的。我哪里想到你会骗我。”

        “得,还怪我了。你们想听的不就是这个吗。“我叹了口气,”如果连这种评论的鉴别能力都没有,你不适合出国。出国意味着背井离乡,离开家人,你所有的孤独苦楚都得一个人往下咽,你的心智这么容易被别人的话影响的话,在国外的日子会非常难熬。 不出两个月你就哭着买着廉价经济舱的机票跑回国了。“

        学弟的话其实代表了国内相当一部分群体对于留学党的看法。国内互联网上似乎鲜少有对留学生的正面报道。在很多国内外媒体的勾勒渲染下,留学生一个个彷佛都是高考两三百分,在国内混不下去,花着爹娘的血汗钱在外挥金如土的败家子们。他们抽大麻,吸笑气,是爱马仕的vip;经常穿成一个行走的广告牌的样子,Gucci, Thom Browne,纪梵希,时不时还在地下停车场晒晒跑车。他们天真,散漫,不堪一击,没有祖辈的福荫靠自己能不能找到月薪三千的工作都是问题。

        我不否认留学生中的确存在着上述的群体,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大多数人。实际上我们中的大多数也会心疼于高昂的学费,为了不让一年的几十万打水漂在图书馆坐通宵。我们有赶不完的paper, 一周一次的quiz和使我们忙成狗的final;穿优衣库也好,穿高定也罢,我们甚至矫情点说,过年过节我们也想家,也想着所念之人相隔千万里,也会在深夜咬着被子哭出声。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

        过年的时候我们也在想,这时候爸妈在干什么呢?在吃团圆饭吗,在看春晚吗?没有我的年会不会没那么快乐。


        在外第一年的春节,新年快乐啊,这座城市的人。


        国内的大学生怎样,留学的我们也一样,无非是所处的地方不一样,硬件设施略微优越一点。人们对于留学生的误解源于双边的信息不对称。殊不知留学链条中除了英美两国花销较高(人均每年40-60万人民币,专业不同留学城市不同也有区别)以外,欧洲,新西兰,澳洲,加拿大的留学开销并没有那么夸张。当然了,教育投资作为二十一世纪最珍贵的奢侈品之一,留学这件事本身就要求家长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我不止一次听到或看到说本科留学四年,花了家里一套首付款,结果毕业后在当地找不到工作裸归回国拿的工资并没有比国内本科生高多少。这些留学生可能在一开始选校选择专业的时候并没有很仔细的斟酌筛选比较。有可能全程委托给中介,自己并没有怎么思考。碰到不负责任只想赚钱的中介时,他们的处境就会很被动。



        总体来说,拿美国举例,在选校时你们要知道,读文科没有读STEM好就业,毕业后文科只有一年的OPT,但是STEM有三年的OPT可以使用。并且如果想本科毕业留美工作,最好大三时手上已经有几个不错的实习,大四毕业才可以无缝衔接上自己的OPT。所以在读书的时候除了把GPA刷高,networking也非常重要,毕竟校友内推可以使你更轻松的进入一些心仪的公司。在我高考毕业选择大学,以及大学毕业选择研究生学校时也踩了不少坑。更奇葩的是当时遇到的一个中介,全程划水,首先diss我英文没有他在美国长大的女儿好,其次说我衣服穿的过于花哨。


        所以美签,投offer基本就是我自己在办。结果出国一年后,他QQ上和我说当时帮我交了签证费汇率是按6.37算的,现在汇率变6.5了,我应该补给他汇率差。


        相信我,等到汇率跌到一比一的时候,这个人是不可能把汇率差补给我的。

        在我的一番谩骂下,他把我拉黑了。

        这种奇葩中介,早在我认识他的时候就意识到了他的奇葩之处。要不是我机灵,肯定坑我一笔钱。


        汇率差买几斤排骨回来炖着吃不香吗。

        我后期选校的时候除了注重学校排名外,我还会看所处的地理位置。在我看来地理位置>学校排名,能够留在大城市,就尽量别往农村跑。在国内都知道留北上广深呢,在国外怎么就跑农村了呢。(个人意见)

        这期间我有用一个app叫指南者留学。私心推荐是因为我很喜欢他们的首页。


        自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

        这个封面像极了我第一年出国的时候坐在轻轨上拍下的北京。

我平时就用它搜搜不同专业的学校排名。它基本包含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香港、新加坡这五个地区的大多数热门院校。并且拿我的专业经济学举例,app上写的很详细,“在美国开设经济学硕士的项目比较好,多数学校开设PHD。对于本科背景要求并不是很严格,但是对数学有一定要求,有数学基础会在申请上有优势。”可以看出来这个app做了不少学校方面的调查。对于想要英美同申的同学而言,它会省去了你很多单独查找学校的时间。并且如果你想通过这个app网申学校的话,这个app会和申请者共享账号密码,一定程度上避免“奇葩中介”作妖事件。我一直认为,选校,选专业,一定要本人参与,毕竟这关乎到你自己的未来,怎么放心全权托付给他人呢。只有你自己才对自己想要什么最清楚,别人的意见不过是参考罢了。

        最后,留学是奢侈品,不建议家中经济条件很差,强行砸锅卖铁供孩子出国。因为当父母说出,“我们砸锅卖铁也要供你读大学”时,他们未曾想过,孩子听到这句话,会有多大的心理压力。从他们听到的那一刻起,他们便把这句话刻在了心里,这句话像一条鞭子一样昼夜不停的抽打着他们,告诫他们没资格享乐,没资格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因为他们的不成长,是对全家人省吃俭用的辜负。

        但是当父母信任我们,并且有能力为我们投资时,我们怎么也要读出个样子。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毕竟父母辛苦半生用几百万做赌注,我们怎么舍得让他们遗憾,让他们输?

(文/瞬儿哥)



北方头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北方头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方头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方头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方头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邮箱:邮箱:bftoutiao@163.com
      
备案号:蒙ICP备16002357号-4 | 投稿邮箱:bftoutiao@163.com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属北方头条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首页 | 头条 | 蒙商 | 旅游 | 生态 | 科技 | 教育 | 财经 | 健康 | 美食 | 名企 |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北方头条网
公安网备案: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7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