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下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2019年新闻发布会在呼和浩特召开。发布会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刘旭峰详细解读了2019年全年经营业绩和发展亮点,并提出了2020年的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
2019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内蒙古分行坚持“执行国家意志、服务三农需求、遵循银行规律”的办行理念,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截至12月25日,累计投放各类贷款238亿元,贷款余额1,524亿元,为自治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回顾即将过去的2019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内蒙古分行紧紧抓好主题教育这项首要政治任务,信贷支农做到了“三个全力”,有效发挥了“三个作用”。
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实抓好。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内蒙古分行认真开展主题教育,深入践行初心使命,坚持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一体推进、贯穿始终。实行主题教育全程“挂图作战”,画好统筹谋划的“全景图”,抓实学习教育的“施工图”、调查研究的“路线图”、检视问题的“截面图”、整改落实的“效果图”。开展学习周集中学、以上率下带头学、聚焦主题互动学、线上线下自主学、丰富形式深化“五学”,理论学习收获明显,思想政治深受洗礼,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取得新进步,切实增强了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聚焦突出问题开展调研,立行立改解决难题,切实增强调查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履职尽责和推动发展的措施更加务实。坚持刀刃向内,聚焦短板,通过基层调研、“一对一”谈、集体议、上级点、“回头看”,全方位检视问题,深挖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落实从严管党治行“两个责任”更加坚定。对第二批主题教育的分支行,该行组成21个巡回指导组,明确7项工作职责和37项重点任务,实现分支行巡回指导全覆盖。为老干部“上门送学”,结合庆祝建国70周年学党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还组织了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讲话精神的学习、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讲话等专题学习。针对检视发现问题,该行坚持问题整改与理清发展思路相结合、与扶贫巡视发现问题整改相结合、与化解和防控风险相结合,建立整改台账,制定问题清单,强化上下联动,实行销号式整改。截至目前,第一批主题教育期间检视问题的整改率达96%,第二批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整改率达93%。通过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全行上下进一步增强了支农为国、立行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脱贫攻坚是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内蒙古又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2019年,该行深入贯彻中央和自治区脱贫攻坚战略部署,积极推进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与自治区政府《党建引领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合作协议》落实落地,切实把信贷扶贫放在各项业务工作的首位,勇挑金融扶贫重任,着力构建全行扶贫、全力扶贫的工作格局。着力加强服务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责任体系、组织体系、政策制度体系、产品体系和精准管理体系,对深度贫困县实行了38条差异化信贷政策,向贫困地区配置了更多、更优的农业政策性金融资源。健全三级行书记服务脱贫攻坚工作职责,实行自治区分行班子成员、各处室党支部书记和二级分行班子成员对全区31个国贫县、26个区贫县包片全覆盖。逐行、逐条线下达扶贫贷款投放任务,初期即拿出255万元绩效考核工资,与各级行的扶贫任务完成情况挂钩。制定脱贫攻坚督导方案,行领导带头深入贫困旗县,现场督导、强力推进扶贫工作进度。积极进行扶贫业务创新,率先在全区投放首笔易地扶贫搬迁贷款、扶贫过桥贷款、旅游扶贫贷款、贫困村提升工程贷款、教育扶贫贷款、健康扶贫贷款、农村危房改造贷款和林业扶贫贷款。截至2019年12月28日,全行累计投放精准扶贫贷款124亿元,较去年同期多投放42亿元,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达425.1亿元,约占全区银行业精准扶贫贷款余额的四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农发行金融扶贫的责任和担当。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工作的指示要求,把支持粮食收购、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立行之本和发展之基。尽管市场化收购主体可以从各类银行机构融资,但该行依然勇担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职责,贷款投放量始终在全区银行业中排名第一位,实现了信贷投放、收购数量、收购品种、市场份额“四个逐年增加”。支持自治区圆满完成2018粮食年度收购工作收官,累放贷款83.5亿元,同比增加43.1亿元,增幅107%。2018粮食年度,自治区全社会玉米收购量265亿斤,农发行贷款企业的收购数量占比达59%,超过全国整体水平9个百分点。2019粮食年度,针对自治区粮食生产“十六连丰”和国内粮食市场的复杂形势,该行优化服务流程,提高信用保证基金运作效率,同有关单位和部门一起完善了统建与自建相结合、密切协同保收购、联合监管控风险、受偿权益有保障、运行管理高效率、具有鲜明特色的内蒙古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模式,基金规模由2016粮食年度的3.6亿元增加到7亿元,为粮食市场化收购发挥了“护航”作用。该行坚持“多收粮、收好粮、防风险”的总要求,在全区布局一百三十多个收购客户,东部每个主产旗县平均布局3至4户企业参与收购。该行提高办贷效率,提前发放铺底资金,备足100亿元资金全力支持秋粮收购,真正做到了“钱等粮”。截至12月25日,已审批130户企业的收购贷款60.8亿元,向110户收购企业发放贷款34.2亿元,支持收购粮食33.4亿斤,约占自治区全社会收购总量的45%,进一步巩固了服务粮食安全的“主导行”地位,为自治区粮食收购市场化改革做出积极贡献。
2019年,该行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指示以及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向自治区积极提出农发行支持生态建设的优惠政策,创新融资模式,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行领导带队实地调研对接,三级行联动集中推进项目落地。截至12月25日,累计审批相关贷款项目11个、43亿元,已发放26.4亿元,重点支持了“一湖两海”综合治理、鄂尔多斯煤炭矿区灾害治理、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前坡生态环境建设和包头市二道沙河生态治理等重点工程,为自治区生态建设作出积极贡献。该行主动适应有关政策调整,充分运用PPP模式和公司自营模式,以农发行的信贷资金为支点,撬动各级政府有效利用社会资本,提高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能力,助力自治区补齐农牧区基础设施短板。截至12月25日,全年投放棚改贷款21.4亿元,贷款余额达417亿元,累计支持棚改项目123个,实现棚改项目12个盟市全覆盖。累计投放农村公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贷款12.7亿元,重点支持了赤峰市、包头市的公路建设和呼和浩特市的农村环境整治。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内蒙古分行也将迎来建行25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自治区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该行将以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己任,牢固树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服务乡村振兴的银行”的形象,全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全力服务脱贫攻坚,全力服务农业现代化,全力服务城乡发展一体化,全力服务国家和自治区重点战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