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头条网
头条/文章内容
李炳银畅谈报告文学与改革开放40年喜与忧
编发:新媒体头条;责编:熊量;来源:地球村民网
2018-08-16
4098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文学评论家李炳银,日前在上海书展上畅谈报告文学与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激情互动,在社会变革过程中积极进取,用心建设,勇于针砭,热情投入,从而顽强崛起,成为一种个性声音存在于拨乱反正,思想解放,创新建设的国家进程中;严辞批评某些认为是建立在虚构基础和个人抒情立场上的文学创作中,疏离现实社会生活,缺少责任担当,以我为中心,坐井观天,盲目膜拜,故弄玄虚,无病呻吟,持论偏执,操巧搞怪等严重现象,期待文学在勇于自我批评中有新的改变与发展。

null


        李炳银认为,在四十年改革历史的背景下看取中国的文学创作,亦喜亦忧。喜的是改革之初,文学,特别是报告文学,敢于站台发声,先后对生活中已经出现的错误观念,短视功利的价值标准,冤假错案,盲目行为等给予尖锐指正,对刚开始的重大社会改革开放行为给予有力支持,报告文学创作曾站在文化文学舞台的中央以主角的身份发声,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与社会生活,与广大读者同频共振,互为作用影响;报告文学的情怀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共度,忧思欢乐共赴,表现了宽广无私的使命追求和大义性格。虽然说报告文学创作中还有不少问题需要面对,需要探索改进,可报告文学的深刻历史足迹,健康社会功效,巨大社会作用不容忽略。

null


        可惜,有些人以生活中不会有绝对的真实再现为由,以没有虚构就没有艺术的偏见为由,消减报告文学真实的力量,企图取销报告文学,而以追求并无物理存在的,不能自证的臆想真实的所谓“非虚构”机巧表达手段搅乱报告文学创作局面,弄得概念纷纭,真假混杂,令人不知所宗。更有自视甚高的文学史家,对报告文学的客观重大历史存在现象视而不见,人为排斥,这种行为的出现,对如今最有生命活力的报告文学现象来说,不是短视,就是无知!

null


        李炳银说,如今科技发达,传媒手段多样,信息杂乱,所以,人们更需要准确及时地感知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趋向真实,真相是人们强烈现实的期望要求。这个时候,依然用一些缺少社会鲜活内容,人间烟火气的,远不如真实生活更精采的一般个人主观虚构故事来忽悠,读者是不会买账的。这是一个虚构表达衰落,个人抒情单薄,而真实书写可能淹埋主观戏剧编撰的时代;是一个能够因为走近真实书写可以认识并升华高远思情与理想的时代;真实是一切力量与精神创造的核心元,忽略真实表达,会是一种历史的失误。那些期望脱离今天社会现实,通过自我设计虚构并实现永久生命力的想法是幼稚和可笑的自慰表现。

null


        文学书写是一种精神引导和命运扶助,如果作家缺乏高迈追求和纯净温暖的情怀,只满足于陈列苦难,怨恨,愚昧,欲望,孤绝,残暴,而不给人希望和力量,不对崇高,美好,英雄,真诚等给予热情,让人以“书写了人们猪圈般的生活”授奖,那么我们文学的神圣何从谈起,作家的职责何以担当。不少优秀的报告文学,努力为写国家民族革新复兴伟大故事,忧思纠结现实矛盾存在,在用心建设的过程中欢喜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面对社会生活转识成智,转智成诗,转诗成史的能动写作,事实上使这样的文学写作同中国四十年的历史捆绑到一起,具有了真实存在的史志式文学保存表现,富有生命生长的力量。



北方头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北方头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方头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方头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方头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邮箱:邮箱:bftoutiao@163.com
      
备案号:蒙ICP备16002357号-4 | 投稿邮箱:bftoutiao@163.com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属北方头条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首页 | 头条 | 蒙商 | 旅游 | 生态 | 科技 | 教育 | 财经 | 健康 | 美食 | 名企 |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北方头条网
公安网备案: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780号